(2007年12月1日至2日)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12月1日-2日在厦门大学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万惠霖院士,副主任麦松威院士,委员(以姓氏拼音为序)包信和研究员、陈小明教授、方维海教授、贺鹤勇教授、何鸣元院士、江志裕教授、李俊篯教授、林仲华教授、林振阳教授、刘忠范教授、陆君涛教授、沈师孔教授、孙予罕研究员、田中群院士、万立骏研究员、汪汉卿研究员、王野教授、徐昕教授、杨裕生院士等共21人参加了会议,实验室全体成员列席了会议。会议由万惠霖院士主持。
实验室主任田中群教授代表实验室向学术委员会汇报了2007年度工作进展,孙世刚教授、新引进的陈明树教授和郑南峰教授分别作了专题学术报告。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谢兆雄教授汇报了今年实验室开放课题的申请情况,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麦松威院士主持了开放课题的评审,经委员们讨论,共有16项被列为实验室2008-2009年度开放课题。
会议安排了较充分的时间,请委员们对主任报告、学术报告、特别是对实验室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委员们对实验室一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今后的工作和发展方向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诚恳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其中的指导性建议如下:
- 实验室要进一步发挥团队力量强、学科方向较齐全的优势,应更加注重学科交叉和凝炼目标,针对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社会需求,组织多学科队伍攻关,解决重大基础问题。
- 实验室应认真组织并思考如何用好今年起可能有较大幅度增加的运行经费,以支持新人和年轻人开展创新性大的研究工作。
- 实验室在能源方面的研究应更加突出重点,要关注醇醚脂工程实验室和电化学工程中心的定位及其与实验室之间的关系,工程实验室和中心应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作为重点,要重视专利成果。
- 实验室选定生命科学作为拓宽领域的新生长点非常重要,但是一年来进展不够快,应明确主攻方向加大资金投入,特别要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平学术带头人。
- 实验室在以基础研究为主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与产业部门的联系,重视将基础研究成果较快转化为应用成果。
- 实验室在优秀人才培养和学科队伍建设方面成绩突出,应对这一特色进行更好的总结,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实验室文化,特别是老一辈学者的道德风尚和严谨学风。
|
|
|
|